首页
机构设置
厦门大学离退休工作委员会
厦门大学离退休工作部(处)
政策法规
上级文件
学校文件
部门文件
党建专栏
主题教育
支部工作
党员风采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新闻简讯
理论文章
厦大老年
基层动态
社团组织
老年人体育协会
老教授协会
老教师合唱团
南强晚晴
银龄时光
学习感悟
银发人生
服务指南
办事指南
便民服务
社会养老机构服务
养生保健
银发人生
当前位置:
首页
南强晚晴
银发人生
正文
厦门日报:厦大86岁校友张德光
时间:2011年04月28日
来源:
浏览:
从美国带回“厦大第二代”
张德光(左二)和两个女儿与厦大校长朱崇实合影。
供图/张德光
【核心提示】
上周五,2006年美国格莱美最佳乐器独奏大奖获得者——张安麟加盟厦门爱乐乐团的交响音乐会演出,这位来自台湾的美籍华裔钢琴家,是被她的父亲张德光带到厦门来的,这位父亲把女儿带到自己挚爱的母校——厦门大学前,希望母校能看到“厦大第二代”的成就。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张安麟说,爸爸经常告诉我们:没有厦门大学,就没有你们。
86岁的张德光在一旁说,那当然!没有厦大,哪有我,没有我,哪有你们?
厦大校长朱崇实向我们“报料”了张德光的故事。他说,老校友的这份情怀,让我们感怀至深。
文/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李静
在台大修
“
欠
”
厦大的学分
张德光1945年从家乡长汀考入厦大政治系,不过,在临毕业前,他被怀疑有肺病而休学,本该在1949年毕业的他因此延期。而那时的厦门正处于解放前夕的炮火纷飞中,张德光于是到了台湾。
张德光没有拿到厦大的毕业文凭,因为还有6个学分没有修完。到台湾后,他先是找到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要求在台大补修厦大学分,但是,他又不愿意转学到台大。傅斯年推脱说,流亡学生太多了,我们收不了了。
张德光遂找到当时的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杭立武,跟他理论:我原来学得好好的,就是因为内战,所以没毕业,你要对我负责。杭立武最终下发“台高字第一号”,要求台湾大学接收张德光。
时过半个世纪,张德光提起这段往事,仍然备感自豪。他说,台湾高等教育第一号文件,就是说我张德光的事。
张德光在台大修完在厦大“欠”下的学分,还写了毕业论文,但没有得到台大的毕业文凭,台大上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意见:请原院校颁发文凭。当然,直到现在,张德光也没有拿到厦大的文凭。
在厦大带女儿重游故地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人到了台湾,要招翻译官,要求必须英文系毕业,还要在二战中做过翻译。张德光一个条件也不符合,但他却考上了。再后来,张德光顺利通过托福考试,赴美国留学。
张德光说,我的英文基础完全是厦大给的。
张德光从中学时就开始受益于厦大教育。厦大抗战时迁到长汀。时任厦大校长的萨本栋有个严格规定,不允许夫妻双双在校任教,因此,厦大一些教授的家属就到长汀中学任教。
张德光说,当时他的中学英文老师就是著名语言学家周辨明的妻子,还有一位参加全国大学英文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厦大学生也曾教过他。
张德光赴美后,先后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硕士及美利坚国际关系哲学博士,后应聘印第安纳州立博尔大学政治系,获得终身教授职位。直到1985年,为了儿女的前途,他才加入美国国籍。
张德光在厦大90周年校庆前夕回到厦大,还带来了两个女儿——张安麟和张安骅。
但是,两位女儿并不是沾老爸的光才拿到厦大的邀请函。张安麟是2006年美国格莱美最佳乐器独奏大奖获得者,她是继马友友之后,第二位获得格莱美殊荣的华裔音乐家。张安骅则是位将“时尚与科技结合”的服装设计师,她设计的服装能随着灯光变换颜色,甚至可以通过衣服上的纽扣来控制ipod开关。
张德光认为,女儿的成就也是厦大的成就。原因很简单,“没有厦大哪有我,没有我,哪有她们”。
张安麟说,从小父亲就一直念叨厦大这好、那好。这次回厦大,父亲带着她们看了他曾上过课的群贤楼。经过重新修缮的群贤楼焕然一新,女儿们逗他:你们当时读书就这么好吗?
张德光说:那当然,厦大一直都这么好。
上一篇:
海峡导报:厦大老师追忆周海婴老先生:厦大让他有回家的感觉
下一篇:
经济日报:一泓清泉蕴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