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人生

厦门日报:厦大退休教工牵线侨领后人漳州寻根

时间:2012年04月11日

来源:

浏览:

著名华侨领袖徐泰兴的后人团聚在漳州石美北门社。


  文/图 本报记者 郭桂花
  在厦大退休教工陈有理的牵线搭桥下,昨日,一个多达34人、来自五个国家的海外华人和华裔团队团聚在他们的祖籍地——漳州石美北门社,团长徐恭康是第七代荷兰籍华裔。据称,这是陈有理带领华人华侨后代认祖归宗的最大一个寻根团。
  此次寻根团都是200年前徐江滨的后人,他是早期第一代从漳州漂洋过海到印尼生活和发展的中国人,也是著名华侨领袖徐泰兴的爷爷。徐泰兴时任(Majoor)玛腰,这是当时封给侨领的最高职务。他生下了26个子女,早期主要从事烟草和木材生意起家,后来他的事业发展壮大,逐渐拓展到石油、布匹,他时常接济有困难的家族成员,在家族成员眼里是个十分值得尊敬的首领。
  团长徐恭康是徐泰兴的曾孙,据他介绍说,25年前,在祖父的葬礼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中国血统的男子,正是祖父的表兄,由此揭开了祖父生前的“秘密”。原来,祖父是印尼华侨,祖母却是荷兰人,当初他们的婚姻遭遇家人强烈反对,因此结婚后,祖父断绝了与中国亲人的任何联系,以至于后代们都不知道自己有“中国血统”。
  徐恭康爱好摄影,他找到了祖父曾经生活的地方,收藏了许多祖父生前的照片,同时也拍摄了许多照片。直到14年前,他与来自台湾的夫人结婚后,夫人帮他一一翻译这些照片,才真正找出答案,也就开始了探索祖辈生活的足迹,开始了寻根之旅。
  2005年底,徐恭康穿着写有祖籍地名字的T恤,来到厦门第一码头,一位靠岸的渔民指着他的T恤问他为什么在T恤上写龙溪石美北门社?徐先生告诉渔民:“那是我的祖籍地,我不知道在哪?”这位渔民回答:“我就是北门社人!”于是渔民把徐先生夫妇带到对岸,指示他们乘坐摩托车到祖籍地,就这样徐恭康顺利找到了他的祖籍地。
  此后,他的家族成员陆续有人来北门社寻根。徐泰兴的三个孙女徐美华、Michiel M.T. Van Dommelen、徐珍珠也前往石美北门社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