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工作

解难排忧呈福寿,驱寒送暖奉安康 ——厦门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积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侧记

时间:2011年12月19日

来源:

浏览:

解难排忧呈福寿,驱寒送暖奉安康 ——厦门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积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1-11-07 10:00 浏览 154 次


深夜,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好的,我马上赶到。”接到老同志紧急求助电话,离退休工作处应急小组值班工作人员顿时睡意全无,随手抄起一件外套,迅速赶到老同志身边,为他们排忧解难……类似的深夜外出应急服务,对离退休工作处的工作人员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离退休工作处在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以“倾情桑榆、主动服务”为主题,以“进、出、改”为突破口,做到为责任到位、情感到位、服务到位,在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的同时,推进自身建设科学发展。


进:三访四问进家门,主动服务暖人心

离退休工作处针对我校离休干部整体进入高龄高发病期的实际情况,着力在靠前服务、主动服务上下功夫,创新建立“三必访四必问”服务机制。

一是实行“三必访”,及时传递组织温暖。离退休工作处建立起离休干部生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重大节假日必访的慰问制度。由处领导带队,上门慰问,切实把党和国家以及学校对老干部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手中。二是做到“四必问”,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离退休工作处根据离休干部居住地区和身体状况,将老干部分为四个联系片区,确定专门工作人员,定期上门联系组内老同志,做到老干部健康情况必问、长期没参加活动必问、支部学习活动情况必问、特殊困难必问。通过进老干部门、听老干部言、知老干部情、解老干部难,加强与老同志的思想沟通和情感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生活状况,耐心细致解疑释惑,妥善处理相关问题,让老同志感受浓浓亲情。三是启动“关爱空巢老人暖心项目”。携手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热情周到开展上门服务,主要围绕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发放服务卡等形式,奉献一篇爱心,温暖空巢老人。


出:文体活动出家门,特色服务促健康

离退休工作处加强与老年大学、老年体协等涉老组织的联系,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吸引广大离退休教职工走出家门、锻炼身体、益寿延年。

一是以“敬老月”系列活动为载体,提供交流平台。今年十月,离退休工作处积极开展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宗旨的敬老月系列活动:以“参观翔安新校区,感受厦大新发展”为主题组织离退休教职工参观翔安校区;协调各涉老组织,举行“厦门大学离退休教职工欢庆老年节游园活动”,吸引了1300多位老同志参加;与老年体协配合,共同开展老年人重阳登山活动;邀请附属医院专家为老同志开展常见老年疾病防治的保健讲座。通过这些极具特色的活动为老同志提供走出家门、相互交流的平台,丰富晚年生活。

二是日常活动求特色,节日活动添喜庆。离退休工作处针对春节、建党90周年、建校90周年等重大节日,开展万人健步行、登山、书画摄影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营造热烈的节日喜庆氛围。注重发挥离退休教职工骨干作用,根据不同志趣特点,开设各具特色的日常文体活动。现在每天清晨或傍晚,在厦大的运动场、体育馆周围,沙滩,环岛路等,都可以成群结队的银发锻炼队伍,这已成为校园周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改:首问首见改作风,应急服务见高效

离退休工作处积极改进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效能,真心真情真意把离退休老同志当亲人、当长辈,把每次工作都当成亲情服务,努力建成“离退休教职工之家”。

一是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首见负责制”(即,每位党员都有服务好离退休老同志的责任和义务,谁首先看到老同志来访,都要做到一杯清茶、一个微笑、一声问候)。大家比技能、比作风、比服务,老同志上下楼梯扶一把,进门办事“您请坐”,端茶送水问声好,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答他们的疑问,让他们舒心而归。二是实行“应急小组值班”制度。每天24小时(含周末)安排工作人员值班,提供派人派车服务,解决老干部节假日、深更半夜突发危重病时的救助问题;制作并发放《应急小组通讯录》,方便老同志联系;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和附属医院的协调和沟通,做到想老同志之所想,急老同志之所急,办老同志之所需。三是开辟两个服务窗口。新开辟“离休干部自行垫付医药费报销窗口”和“退休教职工办理’优待证’、’优惠证’服务窗口”,优化办证流程,为老同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让老同志真切感受到离退休工作处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厦门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2011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