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今年,我部会同组织部/党建办制定《厦门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六好”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方案》,以项目化管理方式开展示范党支部创建。经过前期的组织申报、评选确定工作,首批评选6个示范创建单位,并推荐1个参评省级示范党支部。当前,“六好”党支部创建工作正稳步推进,我部将会同组织部/党建办对入选支部给予工作指导和经费支持,定期开展考核验收。
为宣传推广“六好”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近期,小编将陆续分享相关党支部的创建情况。今天带来的是化学化工学院退休教工第四党支部。
对标对表“六好”标准 充分发挥“五老”优势 持续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化学化工学院退休教工第四党支部“六好”示范党支部建设纪实
化学化工学院退休教工第四党支部成立于2022年11月,共有党员14名,包括老教授、老领导、老专家,党员来自院办支部、国重支部和原技后支部。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党支部教育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和党员义务,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引导广大离退休教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呈现“六个好”的良好态势。
化学化工学院按照“利于活动、便于管理、应建尽建”原则,优化退休教工党支部设置。2022年,党委在调研基础上,对院办支部和国重支部中的退休教工党员专门成立一个退休教工党支部(即退休教工第四党支部),并重新理顺退休教工党支部的名称设置,党支部应建尽建、党支部名称简洁规范、党员学科和居住地分布、年龄结构便于管理、利于活动。此外,为充分发挥老党员“五老优势”,加强对老党员的人文关怀,学院积极探索退休党员在退休支部和在原在职支部双重组织生活模式,既加强了退休党员与原所学科、系所的情感联系,也充分发挥了老党员传帮带的作用,传承学院优秀文化。
退休教工第四党支部班子设置合理,党支部书记潘宝柱敬业奉献,退休后仍身兼数职,党建联络员、教学督导员、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驰而不息地关心着年轻老师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班子团结有力,党性强、威信高、经验丰富、乐于奉献,支委年龄结构呈现一定梯队,有利于传帮带、持续巩固班子建设成果。
2022年6月28日,在厦门大学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上,校党委书记张荣为化学化工学院潘宝柱(右一)等六位“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佩戴纪念章。潘宝柱代表老教师在会上发言。
退休教工党支部党员有老教授、老领导,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他们离岗不离党,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为师生讲党课、讲入党故事,开展入党启蒙,关心学生学业和心理健康,党员先锋作用突显,师生群众评价高。支部成员参与学院“老党员、老教授讲入党故事”获得光明日报报道;参与“读懂中国”活动,征文获评一等奖。
通过学院党委定期向退休党员通报学院发展、党委负责同志上党课、送学上门以及党支部成员为师生上党课、开展“固定党日+”活动、参加在职支部“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退休教工第四党支部积极引导党员深入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此外,联合其他退休教工党支部,在学院提供的固定场所,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过组织生活,学习效果显著。近年来,学院党委在“七一”前、重阳节等重要节日,组织老党员与毕业生党员来一场跨越半世纪的入党初心对话,组织在职教工支部为退休党员过组织生活的活动。
在百年光辉历程中,学院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卢嘉锡、蔡启瑞、陈国珍等老一辈共产党员为党和国家奋斗终身,为全院党员树立了榜样,孕育了强大的红色基因,镌刻了鲜明的红色印记。老一辈共产党员为党和国家奋斗终身,为全院党员树立了榜样,也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新党员不忘初心、矢志奋斗。
退休教工第四党支部依托党支部、关工委、党建联络员等组织,组织离退休党员为学校学院事业发展、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退休党员积极加入“化院故事”、“先锋讲坛”等学院宣传思想平台人才库,积极深入学生党支部指导支部建设、讲授党课和形势政策课,指导学生红剧,积极在青年教师中弘扬厦大“四种精神”,传承化院“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的优秀文化。
退休教工第四党支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党费收缴、评优评先等情况及时向党员公开。党务秘书(组织员)担任退休教工党支部联络员。学院组织领导班子通过上门走访、开展茶话会、团拜会以及慰问等活动,常态化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同志;党支部通过分头联系党员,及时了解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常态化关怀帮扶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