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部署安排,组织离退休教职工党员系统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党员骨干提升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武装,发挥独特优势、助力中心工作,6月25日至29日,离退休工作部(处)联合组织部/党建办、党委党校赴陕西延安举办党校(第218期)离退休党员骨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班。校关工委、老年大学、老体协班子成员,校基层党建工作联络员和退休党支部书记等30余名老党员一同踏上了这片红色热土。

赓续延安精神 理论先行筑根基
26日,学习班在延安市委党校举行开班仪式,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赖虹凯作动员讲话。他强调,校党委高度重视加强新时代学校离退休教职工党的建设工作,到革命圣地延安举办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班,瞻仰革命旧址、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旨在教育引导离退休教职工党员感悟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把握。他希望,在场的老党员们能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我校离退休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路和举措,进一步影响带动身边更多老同志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为强国建设和学校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延安市委党校刘延生教授应邀为学习班授题为《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开班第一课。他立足延安精神基本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深入剖析了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并就新时代如何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党性修养阐释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瞻仰革命旧址 现场教学汲力量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宝塔山、杨家岭、南泥湾……延安445处革命旧址,承载着党的百年光辉印记,镌刻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使命,时刻告诫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学员们通过一幅幅弥足珍贵的照片、一件件诉说历史的实物,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艰苦奋斗的十三载春秋。在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图文并茂的大生产运动和三五九旅一边开垦一边练兵的场景,深刻阐述了我们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在宝塔山顶,党员们怀着无比崇敬之情,重温入党誓词。


在王家坪、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学员们瞻仰革命旧址、聆听党史故事。陕北的窑洞前、简易的马扎上,在延安市委党校老师们深情而有力的讲解中,学员们一起接受了《毛泽东与毛岸英特殊的父子情》《中共七大的召开及其历史功绩》《延安窑洞里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三堂现场教学课,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串起一段段感人肺腑的革命事迹,大家深刻体会到老一辈共产党人在极其艰难、艰险的环境中体现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革命旧址上汲取精神伟力。

锤炼党性修养 追寻足迹悟思想
在梁家河村,学员们通过村史展览、知青旧址和《习近平插队经历对干部的成长启示》现场教学课,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七年知青岁月。种地、筑坝、修路、打井、建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点、修建了陕西第一座沼气池……这位勤劳务实的插队知青在梁家河村与老百姓结下深厚情谊,他心系群众、自强不息、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深深鼓舞了全体学员。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梁家河从一个贫瘠而寂寞的小山村变得生机勃发、充满希望。走在整洁的村道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的铿锵话语言犹在耳。学员们循着总书记“为老百姓谋利益 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的足迹,追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本源,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心怀“国之大者”,更感责任重大。
碰撞思想火花 交流研讨见真章
28日晚上,学习班召开分组交流研讨,畅谈学习体会和心得感受。大家一致肯定了本期学习班的学习效果,认为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质量较高、收获颇丰。大家感到,革命旧址的现场实践真正将延安精神寓教于“景”,寓教于“行”,通过近距离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信念,完成了一次心灵上的寻根之旅,不仅进一步夯实了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大家表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要把学习延安精神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结合起来,继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作风优势和威望优势,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力量、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基层党建等方面继续出智出力,助力学校事业发展。

本期学习班在聚焦学习重点、明确学习要求、确保学习实效的基础上,全程安排年轻在职干部、医务人员随行,认真细致地做好老党员服务保障,保证各项学习任务圆满顺利完成,得到了全体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离退休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