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人生

传承谜语民俗 彰显文化自信

时间:2022年07月12日

来源:离退休处

浏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掀起了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热潮,传统文化的回归与传承是大势所趋、社会发展的必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在为大家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让大学校园里的不少师生成为“低头族”,随之带来的结果,便是渐渐生疏文字,读错音、写错字,甚至不认识不常见的汉字。

灯谜,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游戏,它独特的表现风格有着极强的益智性和趣味性,充满机巧和幽默,堪称“知识小百科”、“文化大观园”。灯谜的历史悠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大家所喜爱。

学校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相继举行了“温暖新春 传承民俗”主题游园活动和“迎新年 闹元宵”主题元宵灯会两场活动,将灯谜游戏引入厦大校园,寓教于乐的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广大师生喜闻乐见。

在这两次活动中,厦门大学老年大学谜语班师生欣然接受任务,主动承担了游园活动猜谜区猜谜、元宵灯会主舞台猜谜互动及思明、翔安校区猜谜区猜谜的大部分工作。我们还将本学期谜语班师生自创、猜射的灯谜汇编成《谜缘共探骊》一册,随游园会将书赠送给现场的猜谜爱好者们。

为完成好这项紧急又重要的任务,厦大老年大学“中国谜语”班任课教师林玉明老师马不停蹄,指挥谜语班学员整理师生所创的谜作、围绕厦大主题创作新谜面、抄写校对谜条等。在元宵灯会的主舞台现场,林玉明老师亲自上台,为在场师生回顾灯谜历史、讲解灯谜知识,主持一二三等奖的灯谜竞猜提问及谜底揭晓。林老师的博学与风度,获得全场的热烈掌声!四则竞猜谜都很精彩,尤其是竞猜谜王的两则灯谜:“千门万户瞳瞳日”(脱靴格问候语一,谜底:全家福安),“子曰:‘贤哉回也!……贤哉回也! ’”(问候语一,谜底:一生长乐)

谜底来自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的回信。通过一等奖竞猜的形式,让厦大全体师生也分享了总书记的新年祝福“全家福安、一生长乐”!

为让猜射者真正通过积极的思考得到谜底,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猜谜的乐趣,而非上网搜寻答案,猜谜区的所有灯谜近700则,都是谜语班师生自创的,其中除林玉明老师的作品外,有近300则是班级骨干学员的作品。因猜射者均是厦大师生,所出灯谜内容注重围绕时事政治、民俗民风和厦大人文、学科建设主题,与大家息息相关,猜射过程充满趣味。不仅主舞台的竞猜积极争先,猜谜区的猜射也熙来攘往、欢欣踊跃。本部和翔安校区的猜谜区均被喜欢谜语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其中还有不少海外留学生。活动开始不到两小时,猜谜区的灯谜谜底就大部分被揭晓,活动结束时,观众们仍意犹未尽,团团围住主持猜谜的工作人员,请求解谜或揭晓尚未被猜出的谜底。

参与游园、元宵猜谜活动的谜语班学员个个表现出色,多次加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短时间内强化学习谜语知识,理解、并熟记自己所负责的谜题,做到了熟练、紧凑、准确无误,对猜谜者的疑问和求解应答如流。大家明确活动的意义,深明肩负的使命,在给广大师生带来节日欢欣的同时努力借助猜谜活动,积极宣传谜语知识,弘扬传统文化。

人心齐泰山移!谜语班师生顺利完成“汇编、赠送书籍”、“两次、两地猜谜”、“舞台灯谜猜”等任务,不仅要感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感恩林玉明老师的精心教学、热心指导,更得益于学员们的团结与热情。两场活动除现场工作的学员外,谜语班还有不少学员主动请缨,随时给予相关支持。作为老年大学谜语班一员,能老有所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我们既高兴也自豪!


(厦大老年大学谜语班 黄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