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长汀人民在深切纪念红军“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90周年的时候,哲学、中文退休教工支部为了有效贯彻院党委党建工作布置会精神,进一步丰富退休教工党支部的活动内容,联合组织了一次持续三天(5月17至19日)、让党员们直呼“这类充电活动应该常态化”的党组织生活。
参加这次活动的除了两个支部12位平均年龄近80岁的老党员外,还有主动要求“加盟”的2位老教授和6位家眷,共20人。目的地是“中国十大最具人文底蕴古城”的革命老区长汀县。
为了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三天的活动安排得比较紧凑:17日中午到达长汀县城,午餐后稍事休息就去参观国立厦门大学旧址,还有三元阁、古城墙和唐宋建成的千米古街店头街;18日上午参观了福建省苏维埃旧址、红四军司令部旧址辛耕别墅、长汀历史博物馆,下午又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杨成武纪念馆,瞻仰了烈士陵园,上了几场生动感人的现场教学课;18日,我们又抓紧时间,驱车上了丁屋岭,参观古城镇丁黄村,这是一个至今仍保留原始村落形态的,没有蚊子,不见水泥的村庄。村子在册居民一千多,常住者其实不上一百,大都为脱贫致富外出了。村里木屋虽旧却整洁干净,有的天井里种兰花、门外玫瑰盛开,甚至养着城里人并非都有的宠物狗。

参观过程中,同志们不仅不断地向带路的问这问那,还随时与路遇的群众聊天,通过参观和多渠道的“采访”,大家不仅感受了当年的萨本栋校长及其他厦门大学的领导如何以其远见卓识,不畏艰难把学校搬到长汀,保住了厦门大学并在战乱中出人才,而且感受了长汀的文化底蕴,理解了汀州何以能那么早就成为福建里与福州、泉州、漳州、建州(今建阳)齐名五州之一。此行加深了我们对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地为人民的解放而浴血奋斗的认识,也让我们深切感受了长汀人民在大革命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进一步增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奋斗终身的观念,有效地补充了自身的正能量。

考虑到退休教工党员年龄偏大,支部安排活动时尽可能做到活动量适中、活动地点大都在县城内。但党员同志热情很高,也很关心大革命时期就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长汀父老的生活现状,支部应大家要求,把交流收获体会的座谈会和了解长汀脱贫情况安排有机地结合起来,先请长汀商会会长上官步峰先生介绍了长汀脱贫的情况,大家接着畅谈了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上官先生说,虽然曾被称为“红色小上海”的长汀,也曾是有名的贫困县,但由于上世纪80年代先后主政福建的项南、习近平等大力推行“山海协作”和水土流失治理,抓紧生态文明建设,长汀发展很快,去年年底就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四千多户贫困家庭,只剩下四、五户了,今年将全部脱贫。尤其是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改进扶贫办法,由给钱扶贫变成根据各户具体情况,用扶智、扶能力来扶贫,长汀很快就改变了面貌。这个好消息,大大增强了我们对实现我党的奋斗目标的信心。

对于这次活动,党员同志不仅主动配合,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找更多的学习机会。得知长汀河田镇露湖村原是一个湖底干涸、山岭红似火焰山的穷乡僻壤,经过水土流失治理,群策群力,这里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村,规划的300多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也已初具规模,我们非常羡慕。但我们却因时间关系无法安排前去参观,许多同志感到非常遗憾。这时郭启宗同志在以前学生帮助下,于18日晚饭后邀上几位同志赶去感受了这一巨变,还在习近平同志亲自种植的大香樟树下拍照留念,而后又赶回县城,参观了很能体现客家民俗的八喜馆,并把所拍照片发到群里,与大家共享这一格外的收获。
杨聪凤